于家台村现状及十四五愿景

发布时间:2021-05-07 13:23:36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潘家堡镇于家台村
情况介绍
一、基本情况
于家台村共有农户816户,人口约2400人,村域面积8.11平方公里,全村年总产值1亿元左右,人均年收入2.2万元。耕地面积约5800亩,其中水田1400亩、旱田900亩、设施农业2800亩,设施农业番茄种植占九成,年产值0.7亿。另有精养渔池620亩,林地2100亩。主导产业为水稻、棚菜、淡水鱼养殖。于台牌清水大米、于台牌水培蔬菜、于台牌番茄、晶晶牌绿标寒富苹果享誉东三省。是闻名辽宁的鱼米之乡、果蔬之乡、番茄小镇。
于家台村地处辽中北部,物产丰饶,农业发达,环境整洁优美,基础设施完备,是珍珠湖链上的重要节点,宛若一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蜿蜒的廊道中游。
多年来,于家台村多次获得了省、市、区的表奖。主要有:2016荣获辽宁省文明村镇荣誉称号;2017荣获沈阳市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百强先进村荣誉称号;2018年荣获沈阳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领航示范村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辽宁省旅游示范村荣誉称号; 2019年荣获沈阳市美丽乡村示范村荣誉称号,2020年荣获辽宁省乡村治理示范村荣誉称号。
二、工作亮点
一是抓党建,打造坚强战斗堡垒,促组织振兴。乡村振兴,党建引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2019年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严格按照主题教育要求,紧紧围绕“强班子、做表率、惠民生”的发展思路,着力提升党支部的服务引领能力。村党支部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创新“三会一课”制度,积极营造了“组织引领推动、党员示范带头、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2016-2019年,党支部开展党员亮身份做表率活动、举行全民座谈200余场。开展丰富的主题党日活动,号召党员积极投身服务百姓。为增强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百姓的自豪感,2018年党支部多方筹措资金,兴建了于家台红色教育基地,截止到2019年10月末,累计接待社会各界参观人员10000余人次。2020年疫情期间,在党支部坚强领导下,积极防控疫情,短短几天,组织起300余人义务值班队伍,迅速组建巾帼岗和先锋岗,设卡值班。百姓积极捐款捐物抗击疫情,疫情期间,党支部接到全村百姓捐款捐物累计10万元。党支部发起百人献血活动,200余人积极报名,主动请缨,献血23400毫升,相当于5名成年人的周身血量。
二是抓经济,打造村富民强的于家台,促产业振兴。开源节流,压缩村内日常开支,竞价发包鱼池、荒地等村内集体资源,鱼池发包价格1000元/亩年, 实现了收益最大化。 
2017年11月,村干部带领全村82名青年共同出资一百万元,成立了沈阳市于台印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公司以带领青年创业、服务民生、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宗旨。公司开展便民浴池、食品加工、民生供应站、便民服务中心、为民水站、光伏发电、无土栽培、食品加工、设施农业等项目,2018年-2019年,公司已累计盈利25万元,2020年有望突破75万元。2016-2020年,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全村新开发温室大棚2000余亩,顺利完成产业结构调整。2018-2019年,引进大型现代化肉猪养殖场2家,于台印象公司引进食品加工等项目,为于家台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2019年,于家台人均收入突破2.2万元,成为全省远近闻名“鱼米之乡”、“番茄之乡”。2020年2月,在抓疫情防空的同时,抓产业发展。村集体协同村内两家合作社共同流转500余亩土地,建设暖棚小区,为百姓创收助力。通过平整土地和三资清理,清收债务10万元,整理出新的河滩地约700亩,为村集体增收再添新动力。打造微营商环境,吸引中奉风力发电项目辽宁上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相继落地我村。2020年3月8日,于台印象微信商城正式上线,标志着于家台村打造电商产业正式迈出新征程。疫情期间,于台印象公司上马电商项目,通过与五大网红合作,以及利用快手、娱播、V5直播、微信直播等平台和于台印象小程序开展线上业务,成为全区名副其实的电商村,通过发展电商产业,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增加收益,共同致富。
三是抓环境,打造美丽幸福于家台,促生态振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百姓生存的根本。从2016年起,绿化、美化、亮化于家台,就列到了村两委的重要工作日程。2016年,经镇、村共同努力,投资950余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终于落户于家台村,全村的农田道路全部硬化,沟渠全面修复。2016和2019年,新修村内油漆路3.3公里,新修鱼池作业路和农田作业路约3公里。2017-2019年村内及设施农业区安装太阳能路灯285盏。截止到2019年10月底,于家台村内所有街路实现100%硬化,所有农田路、设施农业区道路实现100%硬化。2019年11月,沈阳市人大帮助于家台村协调农电部门,投资1400万元,全面升级改造蔡于高压线路。彻底解决了困扰于家台十几年的用电难问题。2020年疫情期间,村集体将村内的鱼塘作业路全部修建了砂石路,至此,于家台境内所有道路全部实现硬化。
2019年,于家台村入选沈阳市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在全市率先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厕所革命、美化绿化、污水处理,村庄整体规划等重大民生工程。在区镇妇联的指导下,加大美丽庭院的建设力度和五指分类工作的总体推进。全村上下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开展大量行之有效的具体工作,极大改善了百姓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百姓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是抓管理,打造治理有效于家台,促治理振兴。以《村规民约》为依托,举办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增强百姓的法律意识。结合“三联三促”工作机制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于家台村深入开展的服务群众“网格化”模式,在服务群众、调解群众矛盾纠纷、改善群众生产生活、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上起到了很好作用,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也成为辽中区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模式示范村。几年来,于家台村不断细化管理,强化网格管理新模式,在原来3个大网格的基础上,增至9个管理模块。进一步织密网格,加强管理力度,逐步建立起村干部包片、党员包街、村民代表包户的三位一体网格管理架构。确保小问题不出片,大问题不出村。2017年,于家台自筹资金10余万元,全区率先安装60路监控探头,实现了主要路口监控的全覆盖,百姓尽享安全感。依靠《村规民约》的约束力、党支部的深远影响力和号召力、村民自我约束管理的能力有机结合,打造乡村有效治理的样板村。 目前,于家台村正在积极构建“数字于家台”项目的建设。
五是抓精神文明,打造幸福文明于家台,促文化振兴。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是村两委工作的优先方向。2017年9月10日党支部发布了团结、实干于家台精神。在于家台精神的感召下,团结实干的于家台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017年于家台全村的街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仁义礼智信”传统价值观命名。全村文化广场4座,主题教育阵地3处。2016-2019年,连续四年举办七一大型文艺活动,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受益群众辐射周边数百里。极大的增进了百姓的自豪感和优越感。2016年以来,于家台村已连续举办四届篮球联赛,首届体育文化节。于家台村举办假期义务学生看管班,请专业老师代课,帮助孩子们补习功课,帮助家长分担忧愁。党支部设立了奖学金,奖励对象为本村中考和高考考生。每逢党的生日、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党支部都会举办形式新颖的活动或者会议,共同庆祝节日,提升全村百姓的凝聚力。讲好于家台故事,传播好于家台声音。
三、培养、强化乡村治理能力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坚持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发挥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推进自治、法治、德治协同发力,坚持政府治理、社会调解、村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共建共治共享,鼓励地方结合实际,在乡村治理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于家台经验。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乡村治理的领导体制机制,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治理工作的领导作用,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2.坚持农民主体。坚持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育雏尊重农民、依靠农民、组织农民,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作为乡村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坚持三治结合。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创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推动自治、法治、德治联动融合、共同发力。
4.坚持突出重点。从实际出发,聚焦农民关心、社会关注的问题重点突破,从体制机制层面探索解决方案,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做法。
(三)工作目标
力争到2021年,要形成在党组织领导下,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乡村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达到村党组织领导更加有力,村民自治机制更加健全,村级公共服务更加优质,乡风民风更加文明,基层政权更加巩固,乡村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四、具体举措
 (一)加强党组织领导下的农事企业
2017年成立沈阳市于台印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村集体持股30%,公司在村委会的监督指导下运行,通过线上和线下经营现代农业、销售生产和生活资料、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二)探索增强村民自治的工作方法
  1. 以党建为抓手,加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为百姓服务的本领和能力。
  2. 加强两委班子建设,团结一班人,形成合力,上下一盘棋,一个步调、一个声音。认真严肃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村委会受村民代表大会授权、监督,要维护村民自治权力。
  3. 严格履行基层民主,村内大事严格执行 “四议一审两公开”工作法,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大群众参加基层民主政治活动的积极性。
  4. 党务、村务、财务等敏感信息在公示栏、网站、公众号予以公开,接受广泛监督。
  5. 通过践行《村规民约》并不断总结提升,能够管好那些“法律管不了,政府不好管”的事情,形成建设乡风文明的长效机制,一是将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嵌入村规民约。比如村规民约规定大网格中成立小网格治安联防工作机制,对邻里间发生的矛盾纠纷,采取自行调解和组织调解相结合的方式予以调解,二是把落实村规民约作为持续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坚持用村规民约解决家庭矛盾,培育优良的家教家风,推动村规民约在移风易俗、淳化民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对不文明行为的约束力和治理力度。某种程度上文明是“管”出来的,要以硬性规范持续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三)探索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办法
1、完善议事机制,创新议事形式,信息更更公开、更透明,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建立 “村民微信群”、“于台印象公众号”、于家台网站等;
2、将财务收支、扶贫社保、筹资酬劳、宅基地审批等村级事务及时公开;
(四)探索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
  1. 细分网络,织密网格,全村划分9个网格。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网格。
  2. 精选人员,农村人口众多,邻里关系复杂,在小网格当中寻找热心服务群众、公道正派、威望高的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退休人员中推选出街长。
  3. 集中力量,村两委班子分别担任大网格长,负责处理网格内的一切工作事务,并定期走访。
  4. 清单管理,梳理出工作清单,一是网格基础清单,一张网格一张清单,包括网格内所有人、事、物,网格管理员对照清单定期走访。二是信息员工作事项清单,主要包括党政中心重点工作,邻里矛盾纠纷,信息员对照清单关心关注网格内人、事、物,本着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的原则及时报送和定期报送。
(五)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动能
1、探索村组干部领办合作社。正在筹备成立印象于台种植和养殖合作社。
2、利用资源优势发展集体经济。充分利用好村集体的老村部、鱼塘、林地、机动地等资源,实现受益最大化,为村集体创收。
3、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引进新品种,培育有机蔬菜,水培菜、绿色蔬菜,丰富种植品种,帮助百姓增收。
4、谋划全村鱼塘开发水田、宅基地复垦出售水田指标。建设城市综合体,百姓无偿上楼,宅基地最大限度变现,村集体收入剧增,各项福利事业造福百姓,全面提升幸福指数。
【方法步骤】
(一)基本情况
于家台村村北现有三个片区的鱼塘,累计鱼塘净面积316亩,均为地上坑,水质好,保水,黑土坑底,土壤肥沃,目前发包给百姓正常养鱼,承包费每亩每年1000元,2021年12月末合同到期。该鱼塘占地面积为453亩。临近蒲河,地下水资源极其丰富,可地下水灌溉,也可以浮水灌溉。有完善的排水设施,道路、电力、机井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可开发成高标准水田450亩。
于家台村(含古家子自然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为71.21公顷(约合1068亩)。村部南侧预留出400亩,幸福路北侧预留50亩建设用地,用于规划新村(城市综合体项目)。村东北角预留50亩设施农业养殖区。其余均复垦成高标准水田,然后出售指标。
(二)筹备阶段(2020412月)
1、动员宣传
2、四议一审两公开
3、可研报告
4、设计规划
(三)实施阶段(2021年4月—2023年12月)
1、开发水田(2022年4-6月,或2021年4-6月)
2、水田指标验收入省库(2022年12月或2021年12月)
3、出让(2023年上半年或2022年上半年)
4、拆迁规划区(2022年4月-5月或2021年10月-11月)
5、首期住宅5栋4单元16层高层动工(2022年6月或2021年12月)
 
  1. 全村入驻新居(2023年12月)
  2. 启动全村宅基地复垦和二期住宅开发(2023年12月-2024年5月)
  3. 2025年12月于家台新型城市综合体全面竣工。
(四)总结阶段(2026年16月)
开展全面总结,比不足找差距,制定提升改进措施,提高乡村治理总体水平。
五、保障措施
1、百姓上楼,物业费全免,取暖费全免。
2、物业由村办企业托管。
3、房屋维护费用和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费用由村委会列支。
4、每户配有免费仓房和小菜园,确保应季菜自给自足。
5、村集体配套养老基金和医疗基金。确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不因病返贫。
6、大幅度提高学生求学阶段的补助和奖励。
7、单身老人进入村办养老公寓集中养老,费用采取自费加村集体补贴方式。
8、建中央广场和亲水公园等配套设施,提升整体形象。
9、重点发展一三产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民宿、乡村旅游、会展经济、电商产业融合发展。
10、开发商品高端住宅,吸引高端人群入驻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