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辽中区潘家堡镇于家台村 雨雪冰冻灾害 应急预案

发布时间:2023-11-05 10:29:33

 
 

沈阳市辽中区潘家堡镇于家台村
风雪冰冻灾害
应急预案
(修订)
 
 
 2023年11月5日
 
 
 
 
 
 
 
沈阳市辽中区潘家堡镇于家台村
雨雪冰冻灾害
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规范辽中区潘家堡镇于家台村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实施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辽宁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沈阳市防灾减灾办法》和《沈阳市辽中区潘家堡镇于家台村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等法律法和规范性文件,结合于家台村实际,编制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于家台村行政区划范围内突发性雨雪灾害冰冻预防与应急准备、预警发布与信息报告、应急处置与救援、灾后恢复与重建等工作。

四、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2)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3)坚持以防为主、防救相结合,着力补短板、统筹抵御雨雪冰冻灾害灾害;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行业监管为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广泛参与。
(4)坚持全面提升雨雪冰冻灾害减灾能力,强化灾害风险防范、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提升救灾物资和装备统筹保障能力、提高科技支撑水平。
(5)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工作按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坚持“因地制宜、镇村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6)认真分析雨雪冰冻灾害工作现状,科学调度,优化配置,保障安全。一旦发生重大险情,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尽最大努力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7)坚持依法救援减灾,实行党总支领导,党群参与。严肃雨雪冰冻灾害抢险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已批准的各类雨雪冰冻灾害方案。

五、组织体系与机构职责

(一)组织体系
应对灾害性雨雪冰冻灾害实行村委会领导负责制。于家台村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领导机构为于家台村委会(以下简称村委会),成立镇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镇指挥部),镇指挥部由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单位组成。指挥部负责综合协调全村雨雪冰冻灾害应急管理具体工作。
(二)组织机构
于家台村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党总支书记为总调度,由副书记任总指挥,第一书记任第一副总指挥,班子成员任副总指挥,各网格负责人为成员,组成快速高效应急救援队伍,负责综合协调全镇雨雪冰冻灾害应急管理具体工作。

(三)工作职责

总指挥职责:负责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决策应急救援方案、调配应急资源、调动应急救援队伍,确定现场应急指挥人员,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等。
副总指挥职责:负责协助总指挥完成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协调工作;接受总指挥的指令,代替总指挥完成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1)统一组织领导、指挥和协调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2)部署和组织全村进行灾害防御及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援救。
(3)将救灾情况上报镇政府和区雨雪冰冻灾害指挥部,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4)必要时,向镇政府提出启动跨区应急响应及干线交通管制等紧急措施的建议。
(5)视灾情向镇政府提出救灾请求,并接受镇政府的统一领导。
(6)承担其他有关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和救灾的重大事项。

六、预防和预警机制

雨雪灾害冰冻分为四个等级,按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从低到高依次分为暴雪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信号。预警信息包括雨雪冰冻灾害的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一)信息监测与报告

落实专人进行雨雪冰冻灾害情况的实时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镇指挥部办公室。

(二)预防预警行动

(1)思想准备。加强宣传,增强公众预防灾害和自我保护意识,做好防灾的思想准备。每年开展雨雪冰冻灾害宣传活动。
(2)组织准备。建立健全雨雪冰冻灾害组织指挥机构,细化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落实雨雪冰冻灾害责任人、雨雪冰冻灾害队伍及预警措施,加强雨雪冰冻灾害抢险队和服务组织建设。
(3)预案准备。编制、修订、完善各类雨雪冰冻灾害预案。
(4)物资准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村指挥部应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具体情况,按照储备定额储备雨雪冰冻灾害物资,合理配置。
(5)通信准备。充分利用社会通信公网,确保雨雪冰冻灾害通信指挥系统完好和畅通。建立健全气象测报站网,确保灾情信息和指挥调度指令及时传递。
(6)雨雪冰冻灾害检查。重点检查组织机构、责任制、工程、预案、物资、队伍、监测、通讯等内容,发现薄弱环节,明确责任单位、整改措施,限时整改。

(三)预警级别及发布

当预测、预报可能发生以下情况之一者,及时转发镇指挥部会商研判结果。
研判标准:
(1)视情况发布Ⅳ级预警: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业有影响。
(2)当预测、预报可能发生以下情况之一者,镇指挥部会商研判后,视情况发布Ⅲ级预警: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业有影响。
(3)当预测、预报可能发生以下情况之一者,镇指挥部会商研判后,视情况发布Ⅱ级预警: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业有较大影响。
(4)当预测、预报可能发生以下情况之一者,镇指挥部会商研判后,视情况发布Ⅰ级预警: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业有较大影响。

(四)灾情速报

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后,村指挥部快速上报镇政府,并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五)灾情报告

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后,村指挥部办公室迅速调查了解灾情,向镇政府报告。

七、应急处置

(一)抢险救援

1、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后,应急预案立即启动,并按照预案迅速组织人力,紧急投入抢险救灾,迅速组织转移安置灾民,安置地点:村部、公园空地、红色教育基地及附属广场,安置可采取投靠亲友、借住公房、搭建帐篷等方式。转移过程由村委会发出通知或进行动员,安排运输力量,按指定的路线进行转移,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对转移安置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及时逐级上报。指挥部在灾害发生后要迅速派出工作组收集和汇总灾情,了解受灾群众生活困难情况,在第一时间内报告镇政府。
2、村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由村指挥部启动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
(1)启动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实施统一领导和指挥;紧急调集有关人员、物资、资金、交通工具等用于抢险救灾;为紧急转移安置灾民提供临时住所、应急食品、衣被等生活必需品。
(2)调集人员和除雪机械设备,组织专业队伍进行道路清雪,保障主要道路、桥梁畅通,对被困公路上的车辆和人员提供必要的救援;保障抢险救灾的通信、电力畅通;为运送抢险救灾人员、物资灾民转移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
(3)组织人员保障受灾地区的供热、供水、供电,组织为受灾群众提供吃、穿、住等物资保障。
(4)立即组织搜救被困群众和受伤人员;组织各类次生灾害处置及特殊建筑物抢险;组织对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地点和设施采取紧急防护措施;对有毒有害物质、易燃易爆化学品、水源地等易引发次生灾害或衍生灾害源做好相应的应急处置及防控工作。

(二)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

村指挥部组织协调医疗救护队伍和卫生防疫部门,调集医疗器械、药品,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监督、监测灾区生活饮用水安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开展对饲养场所的消毒,防止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动物疫情发生;对灾区有关人员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治疗。

(三)灾情监视

村指挥部密切监视灾情发展,及时通报灾情信息。

(四)灾民安置与生活保障

村指挥部及相关部门制定实施受灾群众救助工作方案,以及相应的资金物资保障措施,搞好灾区灾民和救援救助人员生活必需品供应;做好灾民群众的紧急安置,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灾区市场供应;启用和设置避难场所,设置救济、救援物资供应点;确定遇难者身份、建立档案、认领管理及遗体处理;呼吁全社会提供援助,开展救灾募捐,接受社会各界提供的紧急救助款物。

(五)社会治安维护

公安派出所加强灾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加强对党政机关、要害部门、金融单位、储备仓库等重要场所的警戒,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六)信息发布

村指挥部按照分级响应原则,及时做好相应级别灾害信息发布工作,回应社会关切。信息发布要统一、及时、准确、客观。

(七)灾害调查及灾情损失评估

村委会配合相关部门调查灾害破坏情况,进行灾害损失评估,在得到评估结果后,将评估结果及时上报镇指挥部和镇政府。

(九)综合协调

村指挥部搜集汇总灾情、社情、舆情等信息;制定应急救援具体方案;协助总指挥组织实施救灾行动;掌握、报告、通报救灾进度情况;协调区消防救援大队在区域内的救援行动;协调志愿者队伍的救援行动;承办指挥部会议、活动和文电。   
  • 后期处置
(一)过渡期生活救助
雨雪冰冻灾害灾害发生后,指挥部配合有关部门、专家评估灾区过渡期生活救助需求情况,并提出过渡期生活救助方案和保障意见。
按照区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工作要求,由辽中区财政局及时拨付过渡期生活救助资金,由辽中区指挥部办公室指导灾区地区政府做好过渡期生活救助的人员核定、资金发放等工作。
辽中区财政局监督检查灾区过渡期生活救助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定期通报灾区救助工作情况,过渡期生活救助工作结束后组织人员进行绩效评估。

(二)倒损住房恢复重建

恢复重建工作由辽中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工作,尊重群众意愿,以受灾户自建为主。建房资金通过政府救助、社会互助、邻里帮工帮料、以工代赈、自行借贷、政策优惠、保险理赔等多种途径解决。重建规划和房屋设计要因地制宜确定方案,科学安排项目选址,合理布局,充分考虑灾害因素,避开地震断裂带、地质灾害隐患点、泄洪通道等,提高抗灾设防能力,确保安全。
区城乡建设局、区房产局根据倒损住房核定情况,视情组织评估小组,参考其他灾害管理部门评估数据,对因灾住房倒损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区城乡建设局、区房产局按照省、市倒损住房恢复重建资金补助标准,提出市资金补助建议和申请省资金补助方案,经财政局审核后,联合区财政局上报需省、市支持补助资金的申请报告,及时下达省、市补助资金。
住房重建工作结束后,区指挥部应采取实地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对本地区倒损住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管理工作开展绩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区政府。区政府收到区指挥部办公室上报的绩效评估情况后,通过组成督查组开展实地抽查等方式,对全区倒损住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管理工作进行绩效评估。
区城乡建设局、区房产局负责倒损住房恢复重建的技术支持和质量监督等工作。
由省、市、区政府统一组织开展的恢复重建,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九、应急保障

(一)应急队伍保障

村指挥部及有关部门要加强雨雪冰冻灾害灾害紧急救援专业抢险救灾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物资装备,经常性开展协同演练,提高共同应对雨雪冰冻灾害灾害的能力。

(二)指挥平台保障

村指挥部做好雨雪冰冻灾害救灾信息管理和应急基础数据更新工作,有效实现灾害现场信息的传输、接收处理及应急指挥通信与视频传输。服务于应急快速响应、灾情动态跟踪、数据分析、对策生成、辅助决策、应急指挥。

(三)物资与资金保障

区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和生产、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保障灾害应急工作所需生活救助物资、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医疗器械和药品等的生产供应。
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药品储备,协调组织生产要素和工业品应急生产以及紧急调运工作。组织开展应急物资能力资源状况调查,建立应急保障数据库,协调包括医药、油料、钢材等应急物资的储存、调拨和紧急供应。其他各相关部门根据需要储存充足的相关应急物资,及时补充和更新常备储存物资。
区应急局做好救灾物资调拨和储备,负责接受国际社会和国内非灾区提供的紧急救援物资;对口部门接受其他慈善机构提供的紧急救援物品,由区指挥部研究后统一安排使用。
区财政局、区城乡建设局、区房产局负责救灾应急资金和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的申请、拨付。

(四)避难场所保障

规划和设立紧急避难场所,提倡公共场所和家庭配置避险救生设施和应急物品。要把避难场所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广场、村部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或改造,逐步建成一批设施完备、布局合理、能够满足人员紧急疏散的、较大或永久性的避难基础设施,确保疏散避难人员的生活基本需要。

(五)医疗卫生保障

卫健部门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进行预警并有效落实预防和控制措施;做好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卫生监督工作。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对灾区进行食品安全监督;对药品、医药器械的生产、流通、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
镇政府其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配合卫生、医药部门,做好卫生防疫以及伤亡人员的抢救、处理工作,并向受灾人员提供精神、心理方面的帮助。

十、监督管理

(一)宣传、培训与演练

应将雨雪冰冻灾害应急科普宣传制度化、常态化,积极组织开展雨雪冰冻灾害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和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公众逃生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要制定演练计划,并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二)责任与奖惩

对在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救灾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严重虚报、瞒报、漏报灾情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十一、附则

(一)预案管理与更新

于家台村党总支负责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修改和完善,各岗位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以及实施过程中出现新问题或新情况,应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二)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村指挥部负责解释。

(三)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下发之日起施行,原预案同时废止。
 
潘家堡镇于家台村党总支
2023.11.5
 
 
 
 
 
 
 
 
于家台村应急管理组织机构
   总调度:佟亮
   总指挥:张作新
   副指挥:庄玉声
   成   员:刘安家 舒昭宏 佟 彤 王锡荣 张洺嘉 李德义 刘佰红 刘 飞 韦东升 薛 强 程海洋 刘晓东 张 旭 孙 莉 李德仁 张元生
 
 
 
潘家堡镇于家台村党总支
2023.11.5